持续5年的“抢人大战”正在转变思路,不再限于顶尖人才的争夺,“人才争夺”逐渐演变至“人口争夺”。
(资料图片)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加速放宽落户。8月3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强调,“全面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并提出试点实施灵活落户政策。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多地放宽的落户政策淡化了学历,更青睐“技能人才”,比如5月杭州、南京分别将落户门槛降至大专;浙江省最新出台的相关方案中强调了“加强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7月珠海和东莞均出台了引进技能人才落户相关文件。
有关专家告诉红星资本局,各地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级技术工人供需缺口已经非常明显。此刻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倾斜支持力度,就是为了解决当前地方性人才市场缺口问题。真正改变国内各地方区域性人力资源战略的,恰恰不是最顶端的人才队伍,而是人力资源金字塔的中底区域。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域,制造业人才争夺战,有望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打响。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浙江抢人大动作
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近段时间,全国内备受关注的落户新政莫过于浙江重磅出台的全面放宽落户限制的有关文件。
7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浙江方案》)——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对于特大城市杭州,则延续积分落户政策,不过要进一步调整社保缴纳年限和连续居住年限的积分占比,以及逐步取消年度落户名额的限制。
更大的杀手锏在于,浙江提出实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
“浙江户口更容易拿到”的信号一出,在浙江从事相关工作的小江忙碌了。“具体一年多少分,我们也都在等新政策公布,只能说落户容易肯定是一个大的趋势。”小江告诉红星资本局,本次新政利好的主要人群,就是在这边生活居住多年、学历不占优势的群体。“此前在浙江工作的务工人员顾虑最大的就是难以落户,子女就学难,但是现在只要在浙江工作时间久的这些人,都有机会落户。”
这件事的意义不光在于推进农业人口进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此分析,《浙江方案》对于浙江省内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公服均等化;对于省外的转移人口则是暗和了“抢人才”的思路,尤其是希望聚合技能人才,助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省外的迁入对象,主要还是想要抢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当地已经就业的农民工等迁进来,并不是说其他地方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大量涌入浙江省。”
不过具体推进还尚需时日,以宁波为例,红星资本局咨询后发现,当前宁波市的人口迁移政策仍是去年发布的(甬政办发〔2022〕45号)文件,当地政务工作人员表示还未接到更新的有关放开落户的文件。
而在采访过程中,红星资本局发现,对浙江方案关注最高的还是有子女的在浙江务工人员。“这个放开落户用处太大了,外地人打工人再也不用买房落户,让小孩读书了。特别是宁波、温州和义乌的外地人,瞬间省了几百万,只要有户口就能读公立。浙江很多县城教师招聘都是要求双一流毕业的,师资没得说。”
近年来,浙江产业迭代也催生了大量高级技工的需求。浙江在放宽落户门槛的同时强调了“专业技能”,这也被外界视为要为制造业产业升级做人才储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浙江方案》中多次提到了跟“职业技能”挂钩的内容,比如要深入推进“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参与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技能人才评价等。
并且提出在2027年职业技能培训人次要达到100万人次/年,这一数据比2022年翻了5倍。
学历门槛逐渐放宽
技能需求取而代之
当别的地方还在抢高学历人才的时候,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开始瞄向抢技能人才了。
无独有偶,广州市在这个月也出台了吸纳人才的相关政策。与浙江省的放开尺度不同,广州本轮落户直指“年轻力量”。
7月21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意见的通告。指出同时满足年龄在“28周岁以下、大专学历、连续缴社保满12个月”等三个条件即可落户差别化入户政策实施范围内的7个行政区。即增城、从化、花都、南沙、黄埔、白云、番禺等7个外围城区。外围城区承载着广州市众多传统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这其中,黄埔、增城是广州十四五期间高端制造的聚集区。
这意味着,广州拟增加差别化入户渠道,旨在吸引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到新区郊区工作生活。
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政定位为“精准引才”。广州面向28岁以下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人才放宽落户政策,将助力广州“留住”大量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型青年人才。
近两年广州逐步放宽落户门槛,从此前的“全日制本科生连缴6个月社保”的规定改成了“在广州有参保记录即可落户”。但也有外界声音认为,广州此次放开的力度并不大。
在广州增城区一家做精密部件的企业老板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工厂内的工人低学历者的年轻人居多,这样的年轻人很难在广州落户。对大多数工厂来说,制造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仍存在,像他这样规模不大的工厂,如果政策不够放开,依然享受不到政策变化带来的人才红利。
根据七普数据,广东和浙江拥有的外省人口数量当属全国之最,分别为2962.21万人和1617.65万。根据广东省、浙江省两地统计局公布的人口特征分析来看,在广东,外来人口初中及以下人口比重合计近七成,浙江这一数据是近八成。这些人可能在广东、浙江工作多年,对落户需求最为迫切。
学历门槛在落户政策中正逐渐打破。去年浙江(除杭州外)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落户限制,今年5月,对已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毕业生,可在市区办理落户。
破除学历门槛取而代之的是技能培训,2021年时浙江省人社厅等18部门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浙江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民生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聚焦全省智能制造产业工人、民生服务从业人员、乡村振兴实用人才以及创业就业等重点群体,聚焦浙江省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职业新岗位,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今年的《浙江方案》中也提及了“金蓝领”的内容。
“从我们多年跟踪的数据来看,比如新一代AGI、大模型、新制程芯片、新一代量子通信、物联网和新能源等行业人才,不仅国内各地稀缺,放眼全球也极为短缺,是各国争抢的战略储备人才重点领域。但是,这类是人力资源金字塔的顶端,尚且不足以构成区域性人力资源战略,因此真正改变国内各地方区域性人力资源战略的,恰恰不是最顶端的人才队伍,而是人力资源金字塔的中底区域。”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告诉红星资本局。
他认为,近期多地改善人资资源政策,放宽学历限制、优化技能人才落户等政策措施,本质上就是地方性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创新,这其中既有地方主动战略发展转型与产业链供应链变革的驱动,亦有区域人口流动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压力。
用工荒仍难缓解
打响制造业保卫战
对技能人才的精准施策,也说明了在制造业大省、强市中,用工荒的现象依然难以缓解。
以广州为例,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不但离其2025年定的目标值2100万人相差200余万,广州还出现了2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人口流失的背景下,制造业缺人问题更加显现。近期,广州市人社局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广州需求大于求职‘最缺工’的30个职业排行”,数据显示,营销员、保洁员、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为“最缺工”前三位,其中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中,技术工人尤为短缺。
据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为应对技能型人才缺口,多个城市降低落户门槛至专科学历或取消落户门槛。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对大专生落户放宽条件,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代表城市。
长三角中,5月,除了杭州放宽直接落户门槛至大专外,5月底,南京市公安局网站发布了关于《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南京此次发布的人才新政,在允许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落户的基础上,对其中35周岁以下的人员再度放宽了条件,取消了社保缴纳时间的限制,只要缴纳社保即可落户。
在另一个长三角重镇、“最强地级市”苏州,今年更新了积分落户的标准,最低积分400分创下了历年最低,接近2018年最低积分795分的一半。
珠三角中,7月底,《珠海市“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到,进一步放宽技能人才入户条件,职业院校毕业生或持有初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可办理人才引进。
7月26日发布的《东莞市优秀产业工人入户实施试行办法》中,更是直接放开了学历门槛。优秀产业工人入户政策主要针对申请人所在企业技术水平、研发水平、纳税额、经济贡献和特殊贡献等条件,对申请人社保年限、居住证年限、年龄要求相对较低。
陈佳认为,当前老一代中高级技术工人群体平均年龄增加、青黄不接现象日益突出。各地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级技术工人供需缺口已经非常明显。此刻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倾斜支持力度,就是为了解决当前地方性人才市场缺口问题。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则告诉红星资本局,长远来看,放宽学历要求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但这也可能受到经济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影响。
技能人才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需要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来填补生产和服务行业的实际操作需求,促进企业的复苏和发展、升级。
“未来技能人才的争夺可能率先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打响,这两个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安光勇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区可能会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形成激烈的人才争夺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