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以来,沭阳县以强化急难社会救助为突破口,突出“花乡民生”“救”在身边等民生服务品牌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聚焦社会救助改革,兜牢兜实民生底线。通过下放救助审批权限、优化救助审批流程、压缩救助证明事项、推动救助事项网上办理等措施,着力构建先救助后审批、先临时后长效、先内部后外部的“三先三后”救助模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1-3月, 认定低保边缘家庭4368户14297人,发放低保金8849.98万元、物价补贴311.14万元,惠及低保对象32208户59814人。
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县残疾人照护中心、城市花园养老服务综合体以及贤官、高墟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布局,以满足城乡社区老人多元化多样性的服务需求。一季度,集中照护失能老人80人,保障特困老人3697人,上门服务困难老人41032人,发放供养经费912.73 万元、物价补贴19.22万元、高龄津贴781.52万元。
三是实施分类分级保障,全力打造“沭阳未保”品牌。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为目标,加快推进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政策,集中、分散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达到2164元、1450元,用心用情用力为未成年人撑起“幸福伞”。1-3月, 保障困境儿童2865人次,开展关爱活动3400余次,发放保障金484.73万元、物价补贴2.52万元。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残疾人补贴当月审批发放。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审核、审批工作体制改革,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流程,不断规范和提升残疾人福利政策保障水平。一季度,全县纳入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残疾人46038人,发放两项补贴3144.36万元。
五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有效防范“漏底”风险。将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完善小额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重点对受疫情等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截至3月底,全县发放临时救助金345.9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225人。(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