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捕手”装上了“科技眼”
光明日报 2021-11-11 09:17:21

在消防救援队伍里,火灾事故调查员被誉为火场中的“痕迹捕手”,他们行走在废墟和灰烬之中,探寻事故真相的蛛丝马迹。鲁志宝,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火灾物证鉴定中心主任、研究员,今年54岁的火调专家,在数百个火场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如今,他又突破了人眼的极限,率队研发出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灾视频侦查和处理系统,给火调人装上了“科技眼”。

科研的灵感,源于实战。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鲁志宝与其他火调专家第一时间前往调查。现场破坏十分严重,最有可能留下线索的地方是周边监控探头。筛查海量的视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清晰度不高的画面,影响了大家对于起火物的判断。后来证明,由于前期对视频画面判断不准,整整十天,他们都在走弯路。这十天,也为鲁志宝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个从业32年的老“火调人”,鲁志宝敏锐地感到,时代在变,技术在变。过去,他们到了火场先扎进灰堆里,一寸一寸清理现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老式“望闻问切”效率不高的弊端越发明显,监控视频往往能更快给出线索。“看来火场里的‘火眼金睛’,还得有科技的协助。”鲁志宝的心里,有了一个火灾视频分析系统的雏形。

火灾视频分析,要分析什么?鲁志宝想,是光、影、烟,是诸多不稳定的事物。这可比道路交通领域识别车牌信息难多了,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但鲁志宝笃定地认为,科技是未来火调事业的方向,这个难关必须攻克,也必会攻克。

三年多的时间里,鲁志宝带领团队与高校、企业联合攻关,夜以继日,反复摸索,终于研发出了集实时图像增强、视频分帧、场景复原、轮廓提取等近20个专业化视频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的“火察”视频侦查和处理系统。

“以往看监控视频,靠的是人眼盯着屏幕一帧一帧地过,神经绷得紧紧的,眼睛眨一下都可能漏看了一缕烟、错过了关键线索,几天几夜下来,眼睛都盯出了血丝!”鲁志宝说,“科技眼”则突破了人眼的能力上限,能自动提取关键帧、识别不易觉察的光影变化,大大提高了调查的速度、精度和准度。

“火察”刚一亮相,便在火灾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江苏响水“3·21”重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调查工作中,“火察”从提取的海量监控录像中,利用微变处理技术,精准识别了肉眼难辨的烟雾轨迹和细微光点,为认定最初起火点、爆炸点提供了直观、重要的证据。这一次,他们查明事故原因一共只用了十天。

火灾事故调查,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唯有尽快查清真相,才能及时厘清责任,以警社会,以慰百姓。从天津“8·12”事故时苦寻线索又屡屡碰壁的十天,到响水“3·21”事故里迅速锁定“真凶”的十天,量变的同时,科技带来了质变。

“科技融合,是消防救援事业必然的发展方向。驾驭科技,是新时代火调人必备的职业素养。”鲁志宝感慨。眼下,他和团队正着力推出“火察”的升级版——火灾视频分析的网络版软件及线上系统,在强化在线视频分析功能的基础上,集纳火灾视频数据库、消防知识科普等更多功能。如同无数次面对未知的火场那般,这位已过知命之年的火调专家又一次踏上未知的科研领域,坚定地继续探寻。

(本报记者 李丹阳)